朱民陽市長在全市建筑業發展大會上的講話
在全市建筑業發展大會上的講話
朱民陽
(二○一三年二月十六日)
同志們:
新春伊始,市委、市政府在這里召開全市建筑業發展大會,目的就是深入貫徹市委六屆四次全會和市“兩會”精神,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銳意進取、奮力趕超,全面推進建筑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實現新跨越,為建設“三個揚州”和世界名城作出更大的貢獻。
剛剛過去的一年,在房地產業低迷下行、建筑業市場競爭加劇的大環境下,全市建筑業發展逆勢而上,成績可圈可點,表現在:一是產業規模提速擴張。建筑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100億元,同比增長15%以上。建筑業產值從500億元到1000億元用了四年,從1500億元到2000億元僅用了兩年;形成100億元市場2個、50-100億元市場10個,境外營業額突破11億美元。二是綜合實力不斷壯大。新增年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4家、超100億元的企業2家、超200億元的企業1家,新獲魯班獎3項、國優工程9項,新增一級建造師270名、二級建造師1372名,新晉升一級總承包企業6家,比去年翻了一番。三是發展活力全面增強。科技創新水平明顯提升,新增發明專利9項、省級工法60項、省級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48項,同比增長近50%;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全面完成揚安改制,壯大發展“華建聯盟”,企業自主發展活力得到激發;銀企合作進一步密切,企業“借船出海”能力增強,市政、交通等先期投入大、利潤回報高項目的承接份額進一步提高,多元化經營領域持續拓展。四是基本產業地位確立。市委、市政府多次組織建筑業調研,協調解決問題;市政府制定出臺促進建筑業發展的意見,拿出“真金白銀”扶持建筑業發展;市委六屆四次全會明確將建筑業定位為揚州四大基本產業之一;市縣聯動、協同發展的機制進一步確立,社會各界關心、幫助建筑業發展的氛圍蔚然成風。
成績來之不易,發展可喜可賀。在此,我謹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向常年在外、南征北戰的建筑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表示親切的問候!向多年來關心、支持我市建筑業發展的省住建廳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馬上謝書記、徐廳長還將作重要講話。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先講兩點意見。
一、準確把握我市建筑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
總體而言,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市建筑業挑戰和機遇同在,壓力和動力并存。要持續穩定地推動建筑業快速發展,必須準確研判當前建筑業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善于化“危”為“機”,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1、應對新一輪城鎮化進程,加快搶占新的市場制高點,這既是挑戰,更是機遇。黨的“十八大”報告和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明確將城鎮化和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四化融合”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載體。“擴內需的最大潛力在城鎮化”已正在成為共識,而城鎮化對建筑業有著旺盛的需求。從城鎮化發展規律看,當城鎮化率在30-70%時,建筑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當前,無論是全國、全省還是我市,建筑業都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隨著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步伐的加快,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大經濟圈和新疆、內蒙等多個邊疆區域的經濟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以及我市江廣融合地帶的開發建設,建筑業既有著巨大的現實商機,也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誰能在搶抓機遇中擴大先發優勢,誰就能贏得新一輪發展的主動,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我們只有樹立“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憂患意識,加快搶占市場制高點,才能更好地乘勢而上,實現更大的作為。
2、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這既是要求,更是方向。從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看,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從建筑行業發展規律看,走多元化經營之路,向產業附加值高、技術裝備水平高的領域拓展是長久之策。盡管我市建筑業的規模總量穩居全省前三,且已基本形成以特級、一級總包為龍頭,各類專業企業、勞務企業為支撐、配套齊全的建筑業體系,但與省內發達地區相比,無論是產值利潤率、科技成果轉化率,還是品牌知名度、綜合競爭力,都有不小的差距,以土建為主的“一業獨大”的格局尚未根本性改變。以2011年為例,蘇州的建筑業總產值比我們略少,但利潤率是我們的1.5倍;南京的建筑從業人數與我們大體相當,但企業的技術裝備率是我們的2.5倍。利潤是企業的最大追求,科技是企業的核心能力,我們只有堅定不移地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作為中心任務,在加快轉型升級中取得新興優勢,在推進科技進步中遞增比較優勢,才能實現建筑業的高效、長效優勢。
3、做大做強做優基本產業,加快確立建筑業競爭的新優勢,這既是目標,更是使命。建筑業是我市傳統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優勢產業,也是市委、市政府已確立的四大基本產業。要成為名副其實的基本產業,就要對照基本產業的要求進一步“填谷造峰”。“填谷”,就是拉長“短板”,消除制約發展的瓶頸,提高產業整體競爭力;“造峰”,就是著力培植新的生長點、盈利點、制高點。當前,重點要在一級建造師培育、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產業鏈結構優化等方面加大“填谷”力度,在特、一級企業資質晉升、市場開拓、產值做大等方面加快“造峰”步伐,做到“內外雙修”、量質齊升,確保始終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第一方陣。
4、加快“三個揚州”和世界名城建設,提高建筑業貢獻度,這既是期待,更是責任。建筑業一直是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力和農民致富的第一選擇。去年全市建筑業實現增加值480億元,占GDP總量達16.2%;實現稅收28.7億元,占地稅總額的17.4%;帶動從業人員約60萬人,其中本地人員21萬人,人均報酬達到5萬元,農民年均純收入中建筑業收益超過30%以上。當前,我們正在奮力推進“三個揚州”和世界名城建設,尤其是圍繞城慶2500周年組織實施了100項城市功能性、標志性重大工程,并在政策方面扶持、鼓勵本土優秀的建工企業參與競爭。揚州建筑企業理應在“三個揚州”和世界名城的具體實踐中大顯身手,通過參與城市建設、實施精工建造、帶動富民惠民等,既提高建筑行業對百姓的實惠度和對地方經濟的貢獻度,更通過提升揚州城市品質、做靚城市品牌來進一步打響揚州建筑業品牌,實現建筑業與城市聲譽同頻共振、相得益彰。
二、全力推動我市建筑業再上新臺階、再創新業績
推動建筑業的更大發展,需要我們突出重點,狠抓關鍵,以重點工作的突破來帶動整體工作的提升。歸納起來,就是要抓好“五個做、五個著力”:
1、做響品牌,著力提升揚州建筑品牌的知名度。
品牌是企業的形象、企業的信譽,也是市場的通行證。打造揚州建筑品牌,不僅僅是指一個個單獨的獎項,也不單指某一個企業的榮譽,而是指揚州整個建筑業的聲譽。揚州建筑企業要走出江蘇、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就要共舉“揚州旗”、共打“揚州牌”。首先,要講誠信。“百年企業,誠信為本”。要樹立誠信經營、守法經營的發展理念,通過持續開展“重合同、守信用”創建活動,鍛造一支以特級、一級總承包企業為主體的在全國各地拉得出、打得響、過得硬的龍頭企業隊伍,以誠信服人、以誠信贏得市場。今年要申報特、一級總承包企業資質10家以上。第二,要講效率。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做響建筑業品牌,既要好,也要快,要象當年的“深圳速度”一樣,創造出一個“揚州速度”,充分展示揚州“建筑鐵軍”的風采。第三,要健全機制。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改制,力爭用1-2年時間基本完成企業改制,加快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讓企業輕裝上陣,讓企業更具活力,讓企業發展更可持續。第四,要重視人才。要多渠道引進人才,重點抓好“項目管理層、一線操作工和企業高端人才”的隊伍建設,下大力氣培養揚州建筑業最亟需的項目經理和優秀建造師,培養具有一流操作技能的技工隊伍,培養一批能夠代表揚州建筑業科技含量的建筑業高端人才,全年新增一、二級建造師1000名以上。第五,要多出精品。一個好的作品,就是一個最好的企業說明書,就是一個最好的承接項目的logo。樹立揚州建筑行業的金字招牌,關鍵要有一批響當當的精品之作、經典之作、傳世之作,既為行業添彩,也為城市爭光。要瞄準魯班獎、國優、省優等目標,不斷加大科技研發和技術裝備投入,今年要獲得魯班獎和國優大獎6項以上,國家和省級工法30項以上,省和市優質工程200個以上、省和市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30個以上。
2、做強實力,著力擴大對重點區域的市場占有率。
實力是企業的話語權,市場是企業的生命線。圍繞全年建筑業產值增長15%的目標,要進一步鞏固壯大規模市場,充分利用既有資源和品牌、信譽、技術等優勢,進一步壯大廣東、陜西、北京、江蘇和上海等五大傳統規模市場,提高規模市場的占有份額,并加快向周邊地區輻射。要全力搶占新興市場,結合國家重點區域發展規劃,通過重點推介、信息交流、調研推進等方式,全力搶占新興市場。今年要組織到江西、湖北、青海開展推介活動,加大對三省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爭取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規模、三年大發展,全年力爭新增50億元和20億元外部市場各1個以上。要繼續擴大本地市場,切實落實市政府國有投資工程預選承包商制度,扶持有實力、有品牌、有口碑的本地高等級資質企業,優先參與本市重點工程和房地產項目建設,力爭全年本市重點工程和房地產項目建設,力爭全年承建份額達60%以上。要積極開拓境外市場,通過與國際知名承包商、大型央企合作或獨立承包工程等方式,努力提高境外市場規模和效益。全年建筑業境外施工產值力爭達到5億美元以上。
3、做優質態,著力拉長增粗建筑行業產業鏈、價值鏈。
企業不僅要做大,還要做強、做優,強,才有競爭力,優,才有利潤率;行業也是如此,要按照“一業為主、多元經營”的思路,加快形成專業覆蓋寬、企業規模大、產業鏈條長、產品附加值高的建筑業發展新格局。一要向高效益、高科技產業轉型。加快由傳統的房屋建筑工程向基礎設施和高技術含量的施工領域拓展,大力發展鋼結構、設備安裝、裝飾裝潢、園林古建、建筑幕墻等高新產業和特色產業。全年各項專業施工產值力爭突破600億元,占建筑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4%以上。二要向資本經營型轉型。做大金融平臺,努力形成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互動、生產經營與資產經營融合的新運作機制。由以墊資、籌資為主的傳統建筑工程包模式向BT(建設-轉讓)、BOT(建設-經營-轉讓)等項目總承包方式轉型,全面提升行業運行質態和效益。三要向多元化經營轉型。積極推動有實力的建筑企業向與建筑業關聯度較高的房地產開發、勘察設計、建材制造等上下游產業延伸,向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拓展,提高企業產值利潤率和經營質態。全年建筑企業多元經營產值要達350億元,同比增長12%以上。
4、做大稅收,著力提高建筑業對地方經濟的貢獻度。
建筑業對地方經濟的貢獻度,最直接、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增加地方財政收入。近三年來,全市建筑企業在揚州繳納的地方稅收年增長率均保持在13%以上,去年更是達到18.9%;在揚納稅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26家,其中3000萬元以上的有6家;江都建設、高郵弘盛、邗建集團地方納稅超5000萬元。但我們也要看到,與去年全市建筑企業59.56億元的納稅總量相比,在揚納稅額度僅占一半不到,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各級政府要堅決貫徹落實市政府促進和扶持建筑業發展的意見精神,進一步鼓勵在外市承接工程的本地企業多回揚州交稅,同時吸引外地的高等級資質企業將注冊地變更到我市,對內部管理規范、財務核算健全的建筑企業,可適當降低企業所得稅稅負預警指標。今年全市建筑企業在揚繳納稅收要力爭突破30億元。
5、做實業績,著力增強建筑業致富百姓的帶動力。
發展的根本目標是為了富民,推動居民收入倍增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建筑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吸納農民多、就業門檻低、人均報酬高等特點,是農民脫貧致富、就業創業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對此,要充分發揮建筑業的產業帶動優勢,進一步培育壯大鄉鎮建筑龍頭骨干企業,力爭在1-2年內實現二級總承包企業覆蓋所有鄉鎮;要強化對建筑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建筑工人的培訓,使更多的農民能夠通過提升技能獲得更多的收入;要堅持勞務輸出和就地轉移相結合,規范建筑勞務經濟,引導成建制的建筑勞務輸出,帶動更多的農民就業;要促進農民向城鎮有序轉移,把轉移勞動力與加快發展小城鎮相結合、與推進農村工業化相結合,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著力構建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的長效機制,全面提高建筑行業對百姓的實惠度。讓建筑業真正能造福一地、致富一方。
最后,我代表政府也表個態,就是我們將堅定不移地重視和支持建筑企業做大做強,全力以赴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在政策方面,將繼續不折不扣落實國家和省、市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尤其是按照去年市政府出臺的促進和扶持建筑業發展的意見,給企業提供最優惠、最實惠的待遇。在稅收方面,對將企業注冊地由外地變更為我市的一級以上總承包資質建筑企業,和在外市承建工程回我市繳納所得稅的建筑企業,稅收地方留存部分按50%予以返還。在人才引進方面,對高層次人才按照我市《關于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精神落實相關政策和待遇。在工程創優方面,對在市區內獲國家級、省級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的企業和建造師,獎勵在招標時享受加分。在金融扶持方面,對在市區范圍內采用EPC(設計、采購、施工)、BT(建設-轉讓)、BOT(建設-經營-轉讓)等模式承接項目的,根據項目規模給予20-30%的貸款貼息。馬上我們就將表彰一批建筑業的先進單位和個人,不僅獎勵榮譽,更將落實待遇。
同志們,建筑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已經明確,關鍵在于狠抓落實。我們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凝心聚力、開拓進取、攻堅克難、真抓實干,在更高的平臺上做大做強做優揚州建筑業,為“三個揚州”和“世界名城”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